直播 Now 新聞
廣告

【港交所8‧4收窄買賣價差】對高頻交易、短炒「最有用」

Share to Facebook

【Now新聞台】港交所將於下周一(4日)起,實施首階段收窄股票買賣差價。有分析認為,措施短期可望改善中小型股份流動性,但長遠仍需配合多項因素,才可提升港股交投量。

港交所將於下周一起,下調證券市場股票最低上落價位,首階段涵蓋股價10元至50元的股份,其中,股價介乎10元

至20元的股份,最低上落價位由0.02元降至0.01元,股價介乎20元至50元的股份,最低上落價位由0.05元降至0.02元。

有分析認為,透過縮窄中小型股份買賣價差,短期可降低交易成本,繼而改善市場流動性,但長遠要提升港股交投量,仍有不少考慮因素。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說:「我哋參考返2015年,新加坡下調最低上落價位措施,當地中小型股份流動性顯著提高,預期港交所嘅相若措施,都同樣有刺激作用。不過,長期來講,香港嘅股票市場表現,都係要睇返基本面,包括監管配套、市場環境及全世界趨勢。」

至於計劃明年中推行的第2階段,涉及股價介乎0.5元至10元的股份,買賣價差亦會下調一半。

有業界人士相信,措施分階段實施可測試券商系統及市場反應,又認為今次調整對高頻交易者及短炒人士效果較顯著。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溫傑說:「如果股價本身係10蚊,郁0.01元或0.02元,效果未必咁顯著,因為我買大價股,特別係買大藍籌,買嘅金額比較多,未必係短炒及咁短視,做高頻交易只睇嗰幾格,通常都係一啲中小型股份,一啲比較增長型股份,或者平時成交未必咁多,如果喺呢個情況下,效益、效用就會比較明顯。」

他又期望,港交所以至政府逐步完善股票市場措施,包括再下調股票印花稅、降低交易門檻、由每手改成每股買賣等,可促進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