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com】現年33歲的藝人柯煒林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自己確診肺腺癌第四期,正開始接受標靶藥治療。肺腺癌是肺癌一種,非吸煙患者近年更有上升趨勢,肺腺癌有甚麼成因與症狀?如可預防、治療?Now.com為你整合了肺腺癌相關資訊。

肺腺癌|什麼是肺腺癌?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種,屬於非小細胞癌,佔該類病例的 60%至70%,且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肺腺癌常見於非吸煙人群,約70%病例與基因突變相關。與鱗狀細胞癌相比,肺腺癌患者通常較年輕(多發於40-50歲),且腫瘤生長速度相對緩慢,診斷出來時往往已是晚期。
五年存活率方面,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進行手術後約80%;第三期病人約30%至40%,第四期病人只有約10%。
而肺癌(Lung cancer)是本港第1號「癌症殺手」(致命癌症首位),男性女性都有機會患上。

肺腺癌|常見成因
-吸煙:主要風險因素
-環境暴露:二手煙、廚房油煙,以及接觸石棉、二氧化矽、石英、二氯甲基醚等致癌物
-空氣污染:煤煙、焦油、瀝青、煙灰、柴油廢氣、PM2.5等細微懸浮微粒
-輻射暴露:氡氣、鈽-239、X射線、γ射線等游離輻射
-遺傳因素:家族肺癌病史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肺癌病例的病因仍未明確,且部分患者並無上述已知風險因素。

肺腺癌|前兆及症狀
1. 呼吸道症狀
-持續性咳嗽:咳嗽未必劇烈但持續超過1個月
-痰中帶血:咳嗽時痰帶血
-呼吸困難:活動耐受力下降,如平路行走即喘
2. 胸痛與聲嘶
-胸痛:咳嗽/大笑會加劇疼痛
-聲音沙啞
3. 全身性症狀
-體重下降:沒有明顯原因的體重下降
-身體不適:如很容易疲累
4. 癌症轉移相關症狀
-頸部淋巴有腫塊:若摸到頸部有腫塊,應求醫檢查
-頸部、面部、上肢、腹部腫脹
-持續性骨痛、頭痛
-局部神經症狀:如半身不遂
肺腺癌|預防方法
1. 首要預防措施
-戒煙
-避免吸入二手煙
2. 環境風險控制
-職業防護:使用保護設備,減少在工作場所中接觸到致癌物
-居家空氣管理:烹飪時開啟抽油煙機、保持廚房通風
3. 健康飲食與運動
-維持均衡飲食
-規律運動
4. 定期健康檢查
-高風險人群:長期吸煙者、家族有肺癌病史等,應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有助及早發現肺癌病徵
肺腺癌|治療方法
腺癌佔非小細胞肺癌(NSCLC)個案60%至70%。
第一期、第二期:可以手術切除腫瘤,部分病人術後要化療減少復發風險。
第三期:標準治療是電療及化療,部分病人會加上免疫治療。
第四期:如病人有基因突變,會採用針對標靶藥;若標靶藥無效或沒有基因突變,則可選擇化療及免疫治療。
相關資料/香港防癌協會、香港癌症網上資源中心、港安醫院
PHOTO/Instagram@willallwailam、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