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天文台在早上大約一個小時,就由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改發至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黑雨亦維持接近兩小時。天文台解釋,今次雨勢發展迅速,現今科技有限制,難以提早很多時間作準確預報。
黑雨期間,筲箕灣耀興道雨水隨山坡流下,形成瀑布,洪水將車路掩蓋,車輛經過時都打「死火燈」慢駛,不過比起剛發黑雨,情況不算最嚴重。
在柴灣環翠邨一帶,雨水不停從渠蓋湧出,車輪不斷「噴水」。在地勢較低的祥民道及泰民街亦被波及。
鄺先生:「現時你都看到好像瀑布,周圍都是,剛剛水深都去到這裡。都幾危險的,不過要上班沒辦法。」
Morris:「很大雨,柴灣地鐵站都放置(防水板)。很害怕,全個人都濕透。」
馬太及馬先生:「因為要去醫院看醫生,小巴不經過這裡,司機說這裡水浸,所以行下面的路,所以我們要這樣過,但穿水鞋也沒用。」
連接重災區東區及南區的大潭道雨勢同樣強勁,車輛行車時,路面的積水被濺起至車窗高度。
在淺水灣海灘道,未到沙灘,相信人都已經濕透,雨水不斷從樓梯流下來。石澳道近土地灣亦猶如澤國,有車輛發生意外後「死火」,警員到場指揮交通。
天文台在早上8時0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35分鐘後改發紅雨,而在上午9時10分再改發黑雨,是今年首次發出。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蔡振榮:「今次雨勢有兩個特點,第一是發展很迅速,可以見到早上8、9時的時候,雨勢突然間在香港南部迅速發展,另外雨勢亦都集中在香港東南邊的地區。由於暴雨有一定隨機性及發展迅速,在現今科技下,要提早很多去準確地說哪段時間及哪些地區受暴雨影響,現今科技仍然有一定限制。」
天文台指,黑雨期間,市區、將軍澳及南丫島的雨量超過140毫米,南區及南丫島的雨勢特別大,錄得每小時超過100毫米的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