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平機會推出工作間指引,協助僱主了解如何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僱員,建議僱主允許他們在一段時間內以兼職形式工作或在家工作。
平機會估計在香港每7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經歷過焦慮症、抑鬱症等常見的精神疾病,平機會在過去3年半收到222宗有關精神健康的投訴,大部分都是與工作有關。
平機會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訓)徐妤婷:「在數字上你問我,當然你問我會覺得是冰山一角。香港社會生活壓力比較大,大家不太容易去說,特別是我看過一些研究,可能是男士比較不想尋求協助,可能覺得是軟弱表現。」
平機會指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受殘疾歧視條例保障,僱主不能給他們較差待遇,建議僱主透過分拆大型工作項目給予正面鼓勵,提供安靜空間、調整工作時間、允許請假或提早離開崗位求診、給予定時小休
及容許暫時在家工作和彈性上下班時間等措施支援僱員。
平機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每一個僱主如果想挽留人才,可以用到一些有用的員工,就算他有精神病,無論是入職或者在職,應該給予足夠資源。因為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壓力,在一生中不同階段出現一些需要協助的情況。」
平機會又稱,僱主不應用負面言語,令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僱員難堪,同事間亦應互相支持及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