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政府修訂資助專上學額申請資格,通過人才計劃等來港人士子女需要居港滿兩年才可申請,會設有過渡期。有立法會議員指,香港教育多元化有優勢,相信不會影響高才子女來港升學的意欲。
新安排下透過人才計劃等來港的人士,他們18歲以下的子女用「受養人」身份來港,就能用本地生身份申請多間大學的資助學額。
立法會議員尚海龍在本台節目《時事全方位》指,相信修訂能吸引他們盡早來港讀書。
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比如說有官津、有直資、有私校及國際學校選擇,這方面已經很有優勢,加上我們的專上學院,特別是八間大學排名節節攀升,好像港大一步之遙已經世界前十,這方面吸引力不會減少的話,吸引人才來港的誘因就不會減。所以我相信對人才只會有推動作用。我看到我們的人才群組、平台,已經討論的非常熱烈,甚至有家長已經購買今早第一班高鐵車票,帶著子女過來插班。」
若果他們就讀大學期間父母簽證不獲續期,就不可以繼續享有資助學費,有立法會議員認為2年居港要求能起到把關作用。
立法會議員(新界北)張欣宇:「因為大部分人才簽證本來給主申請人是兩年,現在要求小朋友兩年背後帶著安排,等於家長要續簽一次,代表某程度上我們把了關,其實不只是兩年拿了個身份,其實你與香港已經建立聯繫,家長都可以留在香港,即代表來港、留港的目標,我們應該更有信心。」
張欣宇又指,過去政策焦點多在申請者及配對機制上,隨著他們成為香港的一部分,政府未來應思考如何讓高才通的子女與在港土生土長小朋友深化交流,互相補充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