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政府決定終止造價逾46億元的香港郵政空郵中心重建計劃,指全球經濟受新冠疫情拖累,加上美國發動關稅貿易戰,空郵量大跌,正研究替代方案,包括翻新現有空郵中心等。
空郵中心位於赤鱲角航膳西路機場警署對面,佔地1.26萬平方米,政府四年前提出以逾46億元重建,應付持續增長的空郵需求,佔地增至4.6萬平方米,可處理郵件量增加3.5倍至18萬噸。
商經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提到地緣政治局勢升溫,俄烏戰事拖累經濟復甦,以及美國今年初發動關稅貿易戰,取消郵政渠道寄遞小額包裹免稅政策,令全球經濟面對重大不確定性。
上年度空郵中心的郵件量較2019至20年度大跌逾67%,至約1.2萬噸,估計未來的空郵郵件量會比四年前估算大跌近七成,加上電商行業發展迅速,點對點派遞服務價格更具競爭力;而鄰近機場迅速發展亦改變了內地包裹配送及轉運模式,認為重建已不符合成本效益,決定終止。
政府至今動用了1.36億元支付顧問及承辦商費用,佔撥款少於3%。
有物流界認同取消重建,相信空郵量下降主要受關稅等影響,與鄰近物流中心的發展關係不大。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香港我們簽的航權量很厲害,所以為何有那麼多貨物是經香港走呢?因為我們香港的航權和密度是多很多。自從美國總統決定將電商徵收稅之後,其實整個電商生意相對是出口美國少了很多,所以(重建)急切性就不存在了。」
香港郵政指,會研究翻新空郵中心,提升配備及效率,保留中心旁邊的臨時空郵處理設施,又會聚焦開拓一帶一路、東盟、中東等具發展潛力地區的郵遞物流市場。
有議員認為,以翻新取代擴建亦是合理做法。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江玉歡:「要視乎它要翻新甚麼,例如可能有電腦系統要翻新或一些可能真的很舊要翻新,這我相信如果要改時,我相信會跟公眾交代。如果是翻新一定要節省一點,最少一定要節省到一半或以上。」
江玉歡又認為,政府煞停重建是體現了政府審慎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