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Now 新聞

路政署研發個案處理系統 加快應對極端天氣(謝欣桐報道)

Share to Facebook

【Now新聞台】今年天文台在17日內發出5次黑色暴雨警告,是有紀錄以來最多的一年。路政署研發個案處理系統,利用科技提升處理山泥傾瀉、水浸或塌樹事故的效率。

每逢八號或更高颱風訊號、紅雨、黑雨警告訊號,路政署也會啟動緊急控制中心。路政署市區及新界緊急控制中心,今年共啟動了12次、處理約5600宗個案。中心在收到山泥傾瀉、塌樹、水浸個案後,放上署方新研發的電子個案處理系統,按個案的類型及地區分配給不同承建商,取代以前用紙本抄下,再用電話通報,提升效率。

路政署助理署長/新界區陳維德:「我們可以即時知道全港哪些道路有阻塞,阻塞是一條行車線,還是全部行車線封閉,也可以知道封閉的原因是塌山泥、水浸、路陷,全也可一目了然。有點像外賣平台,承建商很容易可以分派工作,而且承建商前線同事到現場也會拍照即時放上平台,我們可透過相片知道最新情況。」

在緊急控制中心,有多部電視機即時播映系統畫面和主要道路狀況,方便路政署人員處理和跟進個案。

在八月初大埔新娘潭路受黑雨導致山泥傾瀉,署方派出無人機進行緊急測量工作。

陳維德:「以往要搭建平台,再找測量師測量,再安排維修工作,要用上很多時間。但現在用了無人機,看到整個範圍,如果看到附近的人和車,你就可以看到當日山泥傾瀉的範圍有多大。」

另外,署方已為沙田城門河、大埔林村河等水浸風險較高的低窪地帶16條行人隧道,安裝水浸警告系統,當水位超過預設的高度,隧道入口的燈箱會提示行人切勿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