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近期水管爆裂事故頻生,有議員在立法會大會上關注更換工程需時。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稱,不少工程受到交通限制,未來會及早部署,多利用備用道路加快更換工程。
屯門公路今年5月底發生爆水管事故,導致交通大擠塞,區內多個屋苑停水。在立法會大會上,有議員關注事故影響的範圍大,會否優先在當區設置後備供水網絡,以及公開研究結果。
立法會議員(新界西北)周浩鼎:「是不是都可以告訴給我們聽,將這些研究公開出來,給大家知道到底哪些地方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哪些如何做,因為覆蓋面真的很大。」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這個措施是應用在策略性的重要設施,因為始終涉及資源考慮。如果是對於影響民生住宅地帶的供水,其實我們都要有應對策略。屯門區例子其實五月底發生,本來水管爆裂是較早時間已經出現,但是水務署當時沒立即做維修及停水,為甚麼反而用一些時間部署,足夠的水調備到配水庫,讓水儲到充足時才停水展開維修工程。」
當局指,水務署透過智管網偵測到約1200宗食水水管破裂個案,有議員關注改善工程需時約4至7年能否壓縮程序。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陸瀚民:「我想請問局方有甚麼方法可以增快這些爆管熱點的維修以及改善工程?」
甯漢豪:「其實更換水管前審批是簡單,反而是對於我們換管時候工程的部署、對交通的影響,怎樣用螞蟻搬家式去做。例如有些喉管是需要更換,不過對交通真的很大影響,會不會當局其他都有新道路現在規劃當中?兩者如何協調好點?我們讓新的道路快點存在,我們有替代道路,可能我們開工換管時亦可以加快去做。
甯漢豪強調已經要求水務署交代相關換喉計劃,稍後會再到立法會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