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元朗攸壆路簡約公屋入伙約五個月,有住戶表示,比以往的居住環境改善不少,期望未來搬到傳統公屋後。
Louie一家三口今年4月搬到元朗的簡約公屋這個270平方呎的單位。Louie表示,比之前住在粉嶺的簡陋平房,安全得多。
簡約公屋住戶Louie:「環境當然這裡較好,這裡起碼好像感覺更有安全感、更有保障,(以前)用木或鐵皮搭建的平房,如果落大雨隨時會水浸。」
雖然這裏沒有升降機,住一樓的Louie每天都要行樓梯,但他說已經比舊屋的環境改善很多。他說希望可以盡快申請到傳統公屋,但感覺很矛盾,不希望上樓後失去現有的支援,例如健康檢查、功課輔導及興趣班。
Louie:「因為上了公屋我們就已經脫離這個範圍,可能很多支援就不會輪到我們。過渡那裡希望可以有一些安排,不要一刀切所有服務或支援,有適應期讓我們上了公屋,(支援)再慢慢退出去,可能會更加合意。」
房委會委員梁文廣表示,考慮到公平,若簡約公屋住戶已上樓就不可繼續享用有關服務,但社區一向都有類似支援基層的服務。
房委會委員梁文廣:「這些服務本來在傳統公屋的社區都是會依靠一些非政府機構、社福機構或公營醫療部門提供,我認為跟隨現時現有的機制,住在傳統公屋就在社區裡面找回相應的服務。」
他又認為簡約公屋租金水平比劏房低,相信住戶能儲到較多錢,令他們搬上傳統公屋後,可能已經毋須部分支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