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北角美都大廈周六發生致命火警,消防人員繼續調查起火原因。大廈管理員指,曾經看到涉事單位業主自行改裝電力裝置,當區區議員期望日後簡樸房規管制度要加密電力裝置的安全檢查。
位於14樓的起火單位事發後牆壁燒至一片熏黑,電錶嚴重燒毀,有消防及政府人員到單位內調查。大廈的升降機火警後停止運作,居民都要行樓梯。
涉事單位面積約1600呎,分成8間劏房,以記者所見,整棟大廈最少有6層單位都是劏房,而在起火單位上一層亦是「一劏七」的單位,電錶的電線同樣錯綜複雜。
雖然大廈有消防設備,但有住在劏房的居民指,擔心有火警發生,單位太細無法逃生。
Katherine:「這是舊大廈,我們也很怕燒掉整個單位,我們很難可以逃生,因為上面太擠。」
吳女士:「當然害怕。(為何?)很多人、人流混雜,在這裏住一個劏房8間屋,當然害怕。這層樓很多劏房,都是同一個業主的。」
大廈管理員指,有見過涉事劏房單位的業主自行改裝電錶。
大廈管理員朱先生:「他自己入面改裝,(電壓)原是60,他改作100,跳不到掣就著火了,他自己改裝。」
即使時隔差不多一天,越走近事發的14樓,燶味就越來越濃烈,牆身亦有火燒過的痕跡。
起火單位在北角美都大廈,樓齡超過60年。有當區區議員指,據他了解,火警是因為電力裝置改變,電壓負荷過重引致火警,期望機電署可加強檢驗。
東區區議員丁江浩:「大廈有劏房情況,劏房入邊裝置較多,導致電力過重,自動斷電裝置未能發揮功能。例如今次美都大廈,因為電力裝置負荷過重,希望簡樸房登記制度增加一項,要求簡樸房登記情況,加強電力裝置安全檢查,不要五年一檢,多一點,在中間落墨,將五年改做四年。」
他又指東區舊樓多,電力裝置老化問題嚴重,希望民政處可加強接觸法團,提升樓宇電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