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敘利亞二月首次停火惟成效不彰

敘利亞二月首次停火惟成效不彰

【now新聞台】敘利亞內戰歷時五年,休戰無期,國際社會努力斡旋仍未見曙光。加上俄羅斯、土耳其等國介入,局勢變得更複雜、更棘手。

今次是敘利亞第三次主要停火,第一次是在今年二月,同樣由美國和俄羅斯促成,亦同様不涵蓋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及當時稱為勝利陣線,現已脫離阿爾蓋達,並改名為征服陣線的武裝組織。

不過,停火協議實施不足數日,政府軍和反對派雙方已紛紛「破戒」施襲,停火成效不彰,戰火持續。

到五月,巴沙爾政府同意在瀕臨爆發人道危機的阿勒頗停火五日,容許人道救援工作進行,但局部停火對局勢影響有限。

至於最新一份停火協議,內容和之前的分別不大,主要尋求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組織之間停火及開闢人道救援通道,協助被圍困、缺水缺糧的居民。

不同的是,美國國務卿克里首次警告部分華府支持的反對派,不要跟征服陣線同流合污,否則可能面對空襲等嚴重後果。

克里坦言,今次停火能否收效,很視乎各方的誠意和信任,以及俄羅斯會否直正向巴沙爾政府施壓。

分析認為,達至以上條件並非易事,加上停火協議缺乏懲罰機制,即使違反協議都沒有後果,令停火安排充滿變數和挑戰。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