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早上在北京天安門舉行。閱兵活動設45個方隊及梯隊,按閱兵式、分列式兩個步驟進行,同時展出了大量新型武器裝備。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在本台特備節目《全方位閱兵》中,以「目不暇給」來形容今次閱兵。
趙雨樂指出,在10多分鐘的閱兵,展現了解放軍在海、陸、空的戰備十分精良。他指,與以往閱兵不同,今次可謂精銳盡出,旨在說明今天中國的軍事已到了一個高階的水平,可以想像將來一旦要應用到軍事場景,定能發揮非常大的預期效果。
他解釋說,以現時的導彈裝備,例如東風系列、長劍系統,以至紅旗系統,這些已不僅應用到陸軍,更多裝備已移師到海軍上使用。換言之,海陸兩軍的一體化已非常成功地實現。至於打造航空母艦方面,中國自發研製的第三艘航母基本已落成,而第四艘航母正在期待之中,而戰艦如何攜帶這些導彈裝備出海,更是一個重大課題。
趙雨樂又指,每一種武器都對應不同的距離需要,例如在保護台海的數百公里,戰機和飛彈都有能力完全覆蓋,而更精銳的武器則可用於對峙關島的局面。他舉例說,美國航空母艦華盛頓號、尼米茲號過去與中國軍艦發生對峙,因此從陸軍到海軍的軍事裝備的「智識轉移」十分重要,即是說如果技術上能夠轉移,這3000公里的範圍,在作戰的半徑範圍,包括戰艦游弋距離,全在掌控之中。
他續指,在一些未知的軍事衝突中,可能需要用潛艇帶領「巨浪3」候命,以至要覆蓋美國本土,即在1.5萬公里或以上距離,在此情況下,現時中國軍裝的防禦已具備可控的條件及相當成熟。趙雨際認為以現時中國的軍備,不論是攻還是守已相當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