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杜魯多留鬚轉形象 鬍鬚政治孰好孰壞?

【新聞智庫】杜魯多留鬚轉形象 鬍鬚政治孰好孰壞?

【Now新聞台】男人留不留鬚好,這個問題很個人。但如果你是公眾人物,好像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就不好意思了,留鬚變成公共議題。你的鬚會在社交網站擁有一個標籤,連與你不咬弦的前議員,都特意要發一個帖文讚賞你,歷史會記載你是過百年來,第一位留鬚的在任加拿大總理,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

曾與杜魯多領導的自由黨合作的形象顧問表示,杜魯多一直很注重構建自己的總理形象,見外國元首時穿甚麼襪子,在七國集團峰會期間跑個步,這些全部都計算過,相信今次留鬚亦不例外。

48歲的杜魯多,四年幾前以年輕及討好的外表取勝上台,但之後受醜聞困擾,去年大選中僅僅險勝。分析認為留鬚有如是聲明,自己不再是靠外表和幼稚的新星,而是富有經驗的政治家,政治生涯隨着連任,翻開新的一頁。

這種想像並非沒根據,有研究就指出,鬍鬚令人聯想到年紀較大、較有男子氣概,社交上較常作主導和較好鬥,而在潮流不流行時留鬍鬚,更予人強勢、獨立和不害怕旁人目光的感覺。

留鬚後政途光明的典型例子,要數到美國前總統林肯。他1860年首次競逐總統時,收到一個11歲女孩勸他留鬚的信件,於是決定留鬚,最終贏出選舉,亦奠下他以後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

但美國自1913年後,就已經再沒出產過有鬍鬚的總統,留鬍鬚甚至被視為是「趕客」。而如果留的是鬍子,偏見就更大,「受害人」相信包括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2016年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據報因為不喜歡博爾頓的鬍子,而沒有提名他出任國務卿。

有分析就認為,與美國為敵的許多人,遠至納粹德國領袖希特拉,近至阿爾蓋達領袖拉登都有留鬍鬚,而盟國政客通常都有剃鬚,這種印象影響到很多美國人,特別提防有鬍鬚的人。

近年鬍鬚在美國政界開始得到平反,參議員克魯茲2018年以留鬚形象示人時,獲君子雜誌點名讚賞。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