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無論甚麼顏色的貓咪都惹人喜愛,不過科學家對三色貓情有獨鍾,多年來嘗試研究牠們毛色花紋的形成原因,有日本研究團隊終於解開了這個謎團。
三色貓身體花紋形成機制已有60多年研究歷史,此前發現了與白色體毛有關的基因,但一直不清楚黑色和橘色體毛如何形成。
日本九州大學研究團隊分析福岡市動物醫院採集的18隻貓樣本,發現有橘色體毛的貓均缺失一部分特定基因。該基因是決定性別的染色體中,位於X染色體上的ARHGAP36,若出現一部分缺失,就無法生成黑色素,取而代之的是顏色較淡的橘色色素增多。
擁有兩條X染色體的雌性貓,分別有橘色型和黑色型三色貓,每個細胞隨機由其中一條染色體發揮作用,因此在皮膚上呈現橘色和黑色花紋分布,如果牠還有白色基因,就會是一隻三色貓。
至於雄性貓咪只有一條X染色體,只能是橘色型或者黑色型,因此雄性三色貓極為罕見。
團隊進一步調查50多隻貓,還參照美國的貓基因數據庫都證實了這個論述,研究成果於科學雜誌《當代生物學》上發表。這項研究還得到眾多「貓奴」支持,共收到600多人、合共1068萬日圓、折合約57萬港元捐款。團隊稍後還計劃研究貓咪毛色和個性是否真是有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