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消委會表示,去年接獲投訴中約1萬7千宗與網購相關,佔整體個案約四成;有個案從聲稱可本地退貨的平台購買產品後發現有問題,追討逾一個半月後才能退貨。
網上購物越來越盛行,但一些消費者卻有不愉快體驗。消委會接獲投訴指有網購平台退貨有問題,其中一個個案,消費者從一個列明支持香港本地退貨的內地電商平台購買電腦顯示屏,收貨後發現顯示屏故障,他送到與平台合作的物流商位於火炭的營業點退貨,但物流商指貨品不支持本地退貨,要求投訴人取回貨品;投訴人向平台投訴,超過一個月後仍未能退貨,直至消委會介入後,平台在約一個半月後才回覆已辦理退貨和退款。
除了退貨有阻滯,有消費者反映取貨都遇到問題。有個案在下午12時27分收到速遞公司短訊,通知24小時內取件,該消費者在限期屆滿前約13分鐘取件,但系統仍收取10元逾期費;消委會介入後才發現平台在上午10時47分發出訊息,但系統令消費者超過1小時半才收到短訊,最終平台退回費用。
亦有個案收到取貨通知,到自提點後發現貨品被他人取走,該自提點將貨件堆放在無人看管和後巷,途人可自由出入,公司其後確認貨物遺失,全額退款。
消委會指,若消費者在境外網站網購,出現問題時可能會較難追究。
消委會署理總幹事何應富:「如果物流商真的沒有在香港註冊,而是外地,例如內地註冊,如果牽涉一些爭議,除非條款指明可在香港處理,否則就要跟它註冊地的法規處理。」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網購時要與平台洽商退貨安排,和留意平台是否設有逾期取件費等額外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