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詐騙新手法|騙徒假冒屋苑鄰居 區議員收投訴 私隱專員公署籲慎防

詐騙新手法|騙徒假冒屋苑鄰居 區議員收投訴 私隱專員公署籲慎防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詐騙新手法|騙徒假冒屋苑鄰居 區議員收投訴 私隱專員公署籲慎防

【Now新聞台】私隱專員公署發現新式詐騙手法,有騙徒假冒成屋苑鄰居,以投訴漏水或噪音為由,要求通訊再乘機騙取金錢,有區議員收到十多宗投訴。

住在同一屋苑下的鄰里應該要守望相助,不過也有人借機行騙。

私隱專員公署自今年3月起,接獲四宗相關查詢以及兩宗投訴,指九龍和新界有屋苑住戶聲稱收到自稱為其鄰居的短訊,對方投訴發現漏水或噪音為由,誘使對方回覆處理,或者通過即時通訊軟件溝通,一旦展開對話,騙徒就會假扮有意發展情緣等各種手法取得事主信任,誘使事主點擊不明連結等,套取其個人資料騙取金錢。

有馬鞍山的屋苑本月初張貼公告,稱樓內多名住戶都收到類似短訊,提醒慎防詐騙。當區區議員表示,已收到來自兩個屋苑合共十多宗投訴。

沙田區議員(沙田北)羅伊琳:「暫時都未有人真的受騙,但是有人擔心是否真的自己屋企滲水或是有噪音騷擾到人時,他們都會到管理處問。管理處其實便是因為不斷收到這些不同的市民向他們反映,所以才出了這個通告,甚至有些街坊是會覺得,我明明與樓下很熟,為甚麼他要透過短訊找我?」

公署提醒,如果市民發現可疑來電或短訊,應先與屋苑物業管理處求證,切勿隨機向他人披露個人資料或點擊掃描可疑連結及二維碼,核實發送短訊人士的身份,以及留意銀行帳戶及簽帳紀錄。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