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中大研發出磁控螺旋微導管,用於治療中遠端腦血管栓塞,降低手術的風險。
這個微導管大小只有不足1毫米,矽膠柔性、可旋轉的導尖,是中大研發專門針對中遠端腦血管栓塞的治療工具。
現時中遠端腦血管栓塞佔缺血性中風個案約兩成,治療的導管需要經肢體動脈引導到腦血管,醫生需從外部旋轉導絲清除血塊,但血管彎曲狹窄,難以精準控制,有機會對血管壁造成損傷。
中大醫學院腦神經學教授梁慧康:「現今技術方面,我們可以開通一些比較大的血管,譬如2、3毫米的那些,但去到遠端暫時,未能很準確或安全地完成。最近的研究不是我們去不到,但去到之後很多併發症,病人變相得不償失,出血可能比以前中風更差。」
有了這個微導管,可透過外部磁場無線操控到達血管阻塞位置後,直接注射溶栓藥物、破碎血栓、回收血栓碎片,相比設計單一的傳統工具可以全程毋須更換工具。
梁慧康:「透過顯影技術從體外磁力控制,可以很準確地令我們知道導絲及導管應該向哪裡走。你見到它有很多優勢,包括可以繞到角度較刁鑽的地方,而傳統上未必去到,因為磁控直程將導管前端調整角度。」
技術早前成功在兔子體內及人類胎盤血管測試。團隊又指,接下來會專注大型動物研究,提升微導管技術的定位系統表現,才開展人體研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