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今年度要提升公立醫院白內障手術的服務量兩成,增加約5000宗手術。醫管局去年11月在大埔那打素醫院推行高流量白內障手術,透過病人做好入院前準備,以及醫護團隊無縫合作,手術量提升六成。
59歲的李女士患有白內障,到明愛醫院求醫。她最近獲轉介至大埔那打素醫院,參與高流量手術服務,提早至本月初做手術。她在入院前按照護士指引,在家裡滴眼藥水擴大瞳孔,院方亦簡化準備流程,從入院到出院只需約2個多小時。
李女士:「整個過程我沒有想過這麼快,醫生和姑娘做得很好,以及他們很細心去核對資料。原來我做了前期,自己滴眼藥水,幫助做手術時間快很多。」
醫院簡化病人出入院程序,交由文書助理準備手術及出院記錄,再由醫生覆核,醫生可專注手術。而手術由兩組護士無縫交替,分擔醫生部分工作,包括為病人消毒眼睛和皮膚,以及準備手術儀器,縮短手術時間。
大埔那打素醫院行政總監冼藝泉:「想像是一個一級方程式換車胎的情況。在A組做手術時,其實有兩組護士,B組另一組護士已經準備(下一位)病人進去,等於好像舞台劇後面轉場景。醫生在做完A的時候就轉身換手術袍和洗手,然後一轉身已經可以做另一個病人(的手術)。」
合資格病人需為85歲以下、輪候白內障手術超過2年、無其他複雜疾病,並且能夠配合醫療指示等。
現時醫管局有逾6.5萬宗眼科輪候白內障手術個案。大埔那打素醫院試行新模式後,今年首半年已為632名患者做手術,手術量增幅達六成,病人平均留院時間縮短逾一半至約2.5小時。
局方計畫下月在所有聯網醫院增設高流量白內障手術的節數,希望幫助更多病人早日重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