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許方華從事跨媒體創作與研究,靈感主要取材自科學哲學與系統美學的概念。作品主題與內容善用不同媒體技術,呈現「媒體新用」、「用新媒體」的理念。評審年度作品《月逝無聲》用感性的語言呈現科學的數據,且能與觀眾進行互動,是優質的作品。許方華亦積極投入藝術教育,擔任「夢同行」工作坊導師,同時也是「雅禮協會」藝術諮詢委員會成員。
【Now新聞台】謝曉虹是《字花》發起人之一。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方圓》學術委員。擅以魔幻手法寫故事,積極將文學作品結合生活經驗,是本土少數具風格的代表。多本小說曾獲多項小說創作獎項。繼2015年入圍美國University of Rochester最佳翻譯小說獎後,又於2021年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成功將香港文學作品推廣到海外。
【Now新聞台】卓翔專注紀錄片創作,是香港鮮有對結合空間與藝術模式有獨特見解的導演。評審年度作品《戲棚》結合討論戲棚建築和粵劇兩種藝術,更獲提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同時獲選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年度推薦電影。其專注拍攝戲曲相關的題材,對保育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重要的貢獻。
【Now新聞台】盧智燊服務中英劇團23年,由演員晉升為助理藝術總監。戲路多元,尤其是喜劇,演而優則導,是界別內少數能駕馭演員及導演這兩個崗位的劇場工作者。執導作品《科學怪人.重生》嘗試挑戰舞台空間的美學。現時他積極培訓中英劇團內的年青團員,亦有在香港演藝學院擔任客席講師,為劇界發展及培養新一代戲劇工作者作出貢獻。
【Now新聞台】華琪鈺2000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翌年加入香港舞蹈團,2019年晉升為首席舞蹈員。從事中國舞及當代舞多年,全心全意投入舞蹈表演及創作,表演藝術造詣高,備受多位合作編舞者讚賞。過去參演過不同類型的劇目,更曾四度獲香港舞蹈年獎頒發「最值得表揚女舞蹈員演出」。
【Now新聞台】廖國敏是出色的指揮家及鋼琴家,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後赴國外深造,2014年成為美國費城樂團首位華人助理指揮,同年在國際指揮大賽贏得亞軍(冠軍從缺)。現任香港管弦樂團駐團指揮及澳門國際音樂節節目總監,具豐富的指揮及演出經驗,又擁有藝術行政經驗,推動古典音樂不遺餘力。
【Now新聞台】梅卓燕一直活躍於本地及國際舞壇,以「遊走於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風格馳名國際。曾多次代表香港應邀參與國際知名的舞蹈節演出,被譽為香港「舞蹈大使」,並獲得多個香港及國際舞蹈大獎,表揚她在海外作為香港文化大使的貢獻。
【Now新聞台】知名國際華文作家董橋撰寫文化思想評論及散文多年,文筆雄深雅健,形成風格獨特的「董橋體」,在文壇舉足輕重。在從事媒體工作期間,更發揮媒體的責任與使命,試圖為華文世界的讀者加深認識新聞、文學、歷史、文化、政治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培養讀者的視野。
【Now新聞台】人稱「香港文化教父」的華人實驗藝術先駒榮念曾先生,是跨媒體、跨文化、跨界別藝術倡導者。多年來致力推動實驗藝術、策動文化交流、推動創意教育,並先後擔任多個本地藝文機構的董事局成員及顧問,積極參與及推動藝文政策發展,在藝壇成就斐然。
【Now新聞台】張彥(西西)於文壇深耕細作逾半世紀,著作極豐,精通詩集、散文、長短篇小說等文體,年逾80仍堅持寫作,令人敬佩。同時,作為教育家,春風化雨培育了不少莘莘學子,對推動本地文學藝術及教育發展,不遺餘力。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