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八個部門,印發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方便內地的港澳居民就醫。
【Now新聞台】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指,新一份施政報告有利香港長遠發展,透過融合大灣區增強本港競爭力,強調並非利用立法會無民主派的真空期,推行具爭議性的政策。
【Now新聞台】題目:融合大灣區為香港帶來甚麼機遇?
【Now新聞台】題目:融合大灣區為香港帶來甚麼機遇?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資助企業聘請年輕人到大灣區工作,有市民認為港府,不應向外輸出人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稱,不是要送走精英,而是想為年青人提供機會,又批評污名化所有與內地有關的政策,不利香港發展。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資助企業聘請年輕人到大灣區工作,有市民認為港府不應向外輸出人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稱,不是要送走精英,而是想為年青人提供機會,又批評污名化所有與內地有關的政策,不利香港發展。
【Now新聞台】2020年11月26日報章A1頭條摘要。
【Now新聞台】即日新聞焦點:
【Now新聞台】為了鼓勵青年人到大灣區工作及發展事業,施政報告提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助企業聘請本地大學畢業生,其中創科職位薪金有兩萬六千元。
【Now新聞台】已辭職的民主派議員在議會外回應施政報告,民主黨批評內容聚焦大灣區,未能真正惠及港人;公民黨則擔心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會斷送香港國際機場優勢。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多項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項目,包括在港珠澳大橋實施「港車北上」,不設配額,研究新皇崗口岸採用「一地兩檢」,另外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助企業聘請兩千名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多項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項目,包括在港珠澳大橋實施「港車北上」,不設配額,研究新皇崗口岸採用「一地兩檢」,另外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助企業聘請兩千名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指過去一年,香港面對社會動亂及疫情夾擊,施政報告的首要目的是走出困局,恢復巿民信心,讓香港重新出發。
【Now新聞台】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宣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正式成立,會加強推動和協調特區政府有關大灣區建設的工作。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三發表施政報告,預料會推出措施鼓勵青年到大灣區就業及創業。有計劃到內地創業的公司指,受疫情影響難以推展業務,協助的機構就指政府有關創業資助計劃亦受阻。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下周出爐,有報道指其中一項措施是政府跨部門籌備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初步構思希望開設數千個職位,助港青到大灣區工作,主打科技及金融等職業,月薪介乎1.5萬至2萬。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一個大灣區發展研討會,她致辭時指香港會在金融、航空及貿易等融入大灣區發展,而首要恢復的是人員往來,港府會在一國兩制下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Now新聞台】中銀保監會發布指引,推進大灣區新型跨境人身保險產品。中銀保監表示,保險公司開發的大灣區保險產品,要包含「粵港澳大灣區」字樣,並按類別包含「醫療保險」或「重大疾病保險」字樣。
【Now新聞台】題目:川藏鐵路動工/大灣區一體化新措施
【Now新聞台】早前獲深圳市政府表彰的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表示,香港應把握機會,充分利用香港的金融優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上一頁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