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近年愈來愈多人加入素食行列,但食素是否代表健康?消委會聯同食安中心檢測食肆提供的素菜,發現個別素菜含較高鈉或脂肪。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8款便攜紫外線殺菌消毒器,發現抑制病毒感染力的效能極為懸殊。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12款氣炸鍋,有半數存在不同安全風險。
【Now新聞台】消委會指去年涉及網購的投訴增加兩倍,約一萬三千宗,總幹事黃鳳嫺提醒市民「直播帶貨」較難追討權益,認為消費前要三思。
【Now新聞台】消委會去年共接獲約三萬宗投訴,較前年上升兩成六,是自2015年來最高。受疫情影響,涉及旅遊及口罩的投訴大增。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15款多用途消毒噴劑,兩款殺菌率不足三成,部分噴劑消滅病毒的效能低,發言人指傳統的消毒方法更加便宜和有效。其中一間被消委會測試的「JcoNAT除菌液」,回應指測試標準與產品性質不同。
【Now新聞台】消委會實測手機遊戲,發現開發商推銷手法容易引致用戶課金成癮,遊戲協議及條款亦對玩家保障不足,建議政府參考內地、日本及台灣等地,針對手遊訂立規範。
【Now新聞台】其中一間被消委會測試的「JcoNAT除菌液」,回覆測試結果。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15款多用途消毒噴劑,兩款殺菌率不足三成,部分噴劑消滅病毒的效能低。消委會指傳統的消毒方法更加便宜和有效。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市面上15款燜燒壺及保溫飯壺,燜燒壺的保溫效能較飯壺高。消委會建議消費者應在6小時內盡快食用,即使未能一次過吃完亦不應保留之後再吃,以免增加食物安全風險。
【Now新聞台】消委會接獲多宗有關電子門鎖投訴,不少涉及產品故障及售後服務。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20款氣體熱水爐,其中一款煤氣熱水爐未能通過部分安全測試。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市面上15款燜燒壺及保溫飯壺,燜燒壺的保溫效能較飯壺高。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15款多用途消毒噴劑,兩款殺菌率不足三成。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15款燜燒壺和保溫飯壺,發現保溫飯壺表現較燜燒壺遜色,又提醒消費者燜燒壺沒有加熱功能,宜預先煮熟食材才放入壺內繼續燜焗。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30款口罩,29款達到聲稱的一級標準;但其中一款口罩含菌量超標,海關呼籲馬上停用並拘捕出售該款口罩的零售集團東主。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30款口罩,29款達到聲稱的一級標準,而七成型號在個別測試項目表現不理想,當中有三款的含菌量較高,當中內地製造「保為康」口罩,每克細菌菌落量總數達159.4以上。
詳細報道:
【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在五間網上超市訂購貨物,發現其中一間經常未能按時間送貨,有訂單較原定送貨時間遲16日才送到,而有不少新鮮或冷藏食品送到時溫度亦偏高。
【Now新聞台】消委會指接獲有關裝修工程投訴,多涉及工程中、後階段,在裝修質素和用料設計等出現爭議。
【Now新聞台】又到交稅的季節,消委會檢視14間本地銀行推出的稅貸計劃,發現銀行宣傳或廣告所標示的最低實際年利率,一般只適用於較大金額或特定還款期的貸款。
上一頁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