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在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會議,多名議員關注政府如何處理區議員違反守則。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形容區議會已失效,正檢視區議會的未來方向。
【新年新安排】
區議會文件顯示1月起
區議員的薪津及
營運開支償還款額等都有變動
民政事務總署指
是按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作調整
【雙重標準?】
民政總署因疫情為由
不向所有區議會會議提供秘書服務
直至今個月20日
身兼南區區議會主席的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不滿
指區議會與會者之間有隔板
防疫措施較疫苗專家顧問委員會更嚴格
批評政府借機打壓
【燈飾去咗邊?】
今年18個區議會中
有14區基於不同原因無聖誕燈飾
但有個別區獲民政事務處
特別撥款製作
即使有燈飾的4個區除觀塘外
其餘撥款都比去年減少
【Now新聞台】2020年餘下一星期,政治格局的轉變仍未能停下來,今次針對的是區議會。
【Now新聞台】十八區民主派聯絡會議批評,民政事務總署指個別區議會,通過涉及利益衝突的抗疫項目撥款的說法是誤導公眾。
【口罩爭議】
沙田民政處日前拒絕批款或發還開支予
沙田區議會涉及100萬的派口罩活動
被區議會質疑是以政治凌駕民生
民政總署發聲明指
過去兩個月已提供約1700萬口罩給市民
又指署方採購口罩有既定程序
【退黨】
公民黨三名區議員
昨晚分別在社交網站宣布退黨
三人強調雖然身分轉變
日後在民主路上仍會再見
而公民黨還有28名區議員
【Now新聞台】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表示,區議會部分討論議程偏離或違反區議會職能,更有公務員出席會議時,遭到侮辱或「禁錮」,重申區議員要按規矩辦事,使用公帑亦要守規矩。
【大敗之後】
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中大敗
少數能留任的
有感孤身作戰
「成功爭取」的能量減弱
有落選的人獲委任公職
不認為是政治酬庸
【Now新聞台】區議會選舉一年,建制派在選舉中大敗,成為議會少數。有人形容是孤身作戰,「成功爭取」的能量減弱,有落選的人獲委任公職,不認為是政治酬庸。
【一年總結】
區議會選舉一周年
《政情》統計
由民主派領導的17個區議會
中西區一年內
民政專員或助理民政專員
離席12次,是各區最多
九龍城和深水埗
則各有12次動議或文件
被拒納入議程討論
有當選的素人批評政府不合作
影響他角逐連任的意欲
【Now新聞台】區議會選舉一周年,有區議會主席認為,即使由民主派主導,但削減資源及行政不配合,令工作有很多制肘。亦有首次晉身區議會的素人認為限制太多,已猶豫下屆會否再參選。
【一年再總結】
區議會選舉一周年
《政情》統計
由民主派領導的17個區議會
上任一年以來的會議情況
其中灣仔、沙田、元朗、北區
四個區議會
都曾經流會
【Now新聞台】民主派及建制派區議員分別總結工作,民主派認為,雖成為區議會中的大多數,但議程及撥款都受到制肘;建制派則批評,民主派區議員將政治凌駕民生。
【Now新聞台】民主派區議員總結過去一年在區議會工作,強調投入民生事項,不滿政府阻撓運作。
【Now新聞台】區議會變天後,到各區出席會議的官員比之前明顯大減,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是少數。
【Now新聞台】民政事務局對九龍城區議會拒絕鄧炳強出席會議表示不滿及遺憾,指做法無助推動地方行政工作,呼籲區議員以和平理性、相互尊重態度,就地區事務向政府提供意見。
【Now新聞台】九龍城區議會剔除明天原訂與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會面的議程,鄧炳強認為決定令人失望,指自己每次出席區議會都有問必答及說真話,批評有關議員是擔憂謊言被道破。
【Now新聞台】消息指,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提出最快於明年立法會選舉,讓合資格選民在內地投票。有區議員擔心會擴展至區議會選舉,質疑居於內地的選民不了解候選人的地區工作。
上一頁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