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在廣州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說,大灣區發展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相信三地政府會利用各自優勢去協同發展。
【Now新聞台】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在廣州舉行。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繼續大灣區訪問行程。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廣州出席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會後她宣布八方面的成果,包括將會放寬更多車輛使用港珠澳大橋、廣東省會為香港國際機場第三條跑道填海提供海砂。
【Now新聞台】在粵港澳大灣區政策中,提到要推動人工智能(AI)與實體經濟融合,有科技企業認為,大灣區是令AI可投入使用的重要市場。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前往廣州出席粵港合作聯席會議。
【Now新聞台】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促進香港和內地企業的交流。有專營共享辦公室的內地民企,就把業務拓展至大灣區。
【Now新聞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中,關於旅遊業有不少著墨。有港產電子旅遊平台指,政策將帶來新商機。
【Now新聞台】創新科技是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的其中一個重點。有外資科企認為,香港要從中獲益,關鍵是要多把握和內地合作的機會。
【Now新聞台】創新科技是粵港澳大灣區其中一個政策重點,有外資科企認為,香港要從中得益,關鍵是要把握跟內地合作的機會。
【Now新聞台】大灣區規劃如火如荼,規劃發展綱要鼓勵香港創科業界、醫生及教師等專業人士去大灣區發展,但是要闖入大灣區,有甚麼顧慮?兩地在法制及文化差異下,香港教師,又是否甘願成為「大灣區老師」?香港人、廣州人、澳門人,日後是否都是「大灣區人」?
【Now新聞台】大灣區規劃如火如荼,規劃發展綱要鼓勵香港創科業界、醫生及教師等專業人士去大灣區發展,但是要闖入大灣區,有甚麼顧慮?兩地在法制及文化差異下,香港教師,又是否甘願成為「大灣區老師」?香港人、廣州人、澳門人,日後是否都是「大灣區人」?
【Now新聞台】澳門立法會主席賀一誠宣布初步決定參加下屆澳門行政長官選舉,他指自己有多年內地及澳門立法經驗,有助帶領澳門融入大灣區發展,他會先向中央辭去人大代表的職務。
【Now新聞台】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表示,正協助本港保險公司在大灣區建立售後服務平台。
【Now新聞台】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港澳投資者在珠三角九市興辦養老等社福機構。有在廣東營辦安老院的本港社福機構及私營企業均認為先要簡化行政程序,令醫療及福利「過河」,才可吸引港人到大灣區養老。
【Now新聞台】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後,港人北上創業的意慾會否增加?有協助港企進入內地市場的服務公司認為,只要能夠適應,企業在大灣區生存較香港容易,並指灣區內重點發展的服務業,投入資金不多,年輕人較易創業。
【Now新聞台】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後會否提升港人北上創業意欲?有協助港企進入內地市場的服務公司認為,只要能夠適應,企業在大灣區生存較在港更易,又認為灣區內重點發展的服務業投入的資金不多,年輕人較易一試。
【Now新聞台】2019年4月4日報章A1頭條摘要。
【Now新聞台】在大灣區效應下,不少港人到內地置業或投資,本台發現,部分發展商標榜「售後包租」,聲稱每年有6至10厘租金利潤,但發展商集資後便「消失」,有港人損失近百萬元人民幣。
【Now新聞台】大灣區效應下,不少港人到內地置業或投資,本台發現部分發展商標榜「售後包租」,聲稱每年有六至十厘租金利潤,發展商在集資後失去蹤影,有港人損失近百萬元。
上一頁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