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為了鼓勵青年人到大灣區工作及發展事業,施政報告提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助企業聘請本地大學畢業生,其中創科職位薪金有兩萬六千元。
【Now新聞台】題目:《施政報告》能否解本港燃眉之急?
【Now新聞台】題目:《施政報告》能否解本港燃眉之急?
【Now新聞台】題目:《施政報告》能否解本港燃眉之急?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又提到,未來10至15年可提供逾10萬個公私營房屋。
【Now新聞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已確保有足夠的資源應付施政報告中的措施 ,強調政府財政狀況嚴峻,但有需要仍會採取逆周期措施。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正研究境外投票安排,但未確定能否在明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前落實。
【Now新聞台】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指,一國兩制下的憲制秩序和政治體制,被人炒作和誤解,急需正本清源,撥亂反正,而國安法實施有效遏止港獨活動。
【Now新聞台】已辭職的民主派議員在議會外回應施政報告,民主黨批評內容聚焦大灣區,未能真正惠及港人;公民黨則擔心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會斷送香港國際機場優勢。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及反修例事件未成年被捕人士,不涉重罪或可不留案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一般情況行政長官不應干預警方及律政司的檢控工作,但施政報告加入有關篇幅是因為心痛年輕學生被捕,而內容是經過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同意。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去年爆發反修例風波,源於一國兩制落實得不準確、不貫徹,凡是觸碰到中央的政策,都必然引起很大反對聲音,因此政府須正本清源、撥亂反正。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指,過去一年,香港面對社會動亂及疫情夾擊,施政報告的首要目的是走出困局,恢復巿民信心,讓香港重新出發。
【Now新聞台】針對失業人士,政府將綜援資產上限放寬一倍的安排,會再延長至明年5月底。
【Now新聞台】林鄭月娥指,已經找到足夠土地滿足未來十年長遠房屋策略,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又會推進明日大嶼人工島填海。消息指,目標是在2026/27年開始填海,短期會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酒店或賓館作過渡性房屋。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多項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項目,包括在港珠澳大橋實施「港車北上」,不設配額,研究新皇崗口岸採用「一地兩檢」,另外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助企業聘請兩千名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
【Now新聞台】受經濟下行及疫情不明朗等因素影響,行政長官行使法定權力,以公共收入保障令,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印花稅,明日生效。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三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她預告約有二百項新措施,但因應公共財政緊張,部分新措施未獲額外資源。
【Now新聞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留意到立法會議員對開設首長級職位有保留,決定撤回所有仍待審批的人事編制建議。
【Now新聞台】政府會為旅遊業推出額外六億元的紓困措施。
【Now新聞台】施政報告提出推行「躍動港島南」計劃。
上一頁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