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新聞台】銀杏葉造型的天花板、全球最高16米玻璃幕墻,配上山谷梯田的設計,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圖書館在剛過去的元旦假期迎來8萬人次入場。

【Now新聞台】北京持續300小時於攝氏零度以下,創72年來最長連續低溫。

【Now新聞台】雪花圖案、裝飾球,襯著閃閃發光的燈飾,王府井天主教堂外的聖誕樹特別有節日氣氛。

【Now新聞台】周三傍晚六時,這班「打工仔」一起返「夜校」上朗誦課。

【Now新聞台】張女士在兒子出生後就在家工作,雖然可以兼顧兒子,但就很難集中精神。

【Now新聞台】這些「小毛孩」萬千寵愛在一身,內地不少年輕一族都願意為牠們付出。

【Now新聞台】你刮,我又刮,在彩票上每刮一下就多一個中獎機會,內地不少年輕人路過體育彩票站或福利彩票站也會花數十元買「刮刮樂」或「大樂透」等。

【Now新聞台】有香港的大學本月在北京舉行招生活動,講解碩士及MBA課程內容及收生要求,吸引了數百人到場了解。

【Now新聞台】這對法國夫婦來中國旅行近三星期,先後去了上海、桂林、肇慶及香港,這站來到北京,探索經典建築。

【Now新聞台】為迎接國慶,天安門廣場布置了一個巨型花籃,吸引大批民眾帶同國旗等到場打卡。

【Now新聞台】年齡、身高、學歷、職業 通通「明碼實價」標示出來,過千張徵婚啟事 像擺攤一樣鋪滿地面,為子女「招親」的父母每天一早就在公園內的「相親角」奔波。

【Now新聞台】今年32歲的王鵬在疫情後以夜市作為重新出發的起步點,擺檔出售咖喱魚蛋、牛丸。

【Now新聞台】故宮人頭湧湧,買到門票的遊客早上8點就到故宮午門排隊「入宮」,暑假期間故宮等熱門景點一票難求,不少人全家總動員「搶飛」。

【Now新聞台】馬路上的車看似平平無奇,認真一看,車內竟然沒有司機,到底發生甚麼事?

【Now新聞台】耶果在烏克蘭學習過中文,來到中國後想將中文說得更流利,機緣巧合下看到外國人表演相聲,就想透過相聲學好中文,更特意去北京的老胡同與北京人聊天,學習他們說話的用字、語氣及抑揚頓挫。

【Now新聞台】這間麵包店近日接近關門時,不少年輕人慕名而來買「剩菜盲盒」,他們要先在手機應用程式下單,成功後就可在指定時間到店換取當天賣不完的產品。「盲盒」數量有限,以這間店為例,每日只會發售6個,全部低於半價。

【Now新聞台】晚上11時,這間位於王府井的連鎖火鍋店仍然大排長龍,要等超過3小時才能入座,有人更帶同行李等候,究竟有什麼原因呢?

【Now新聞台】北京連日氣溫最高達40度,為防員工中暑,內地在2012年推出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公司要為員工提供防護用品及休息場所。

【Now新聞台】平日早上9時,雍和宮人頭湧湧,雍和宮是雍正當皇帝前的王府,乾隆皇帝也在此出生,其後改為藏傳佛教寺院,相傳求事業、學業非常靈驗,近年吸引很多年輕人追捧,不惜排隊超過3小時,也要購買雍和宮的手串。

【Now新聞台】他掃、她又掃,近年內地幾乎人人都手機不離手,出門不用帶錢包,只用電子支付,最近連手機也不用帶。微信支付在5月底推出掃掌付款,北京大興機場綫沿綫3個站設有掃掌支付的閘機,將掌心對準圓環識別區,成識別閘機就會自動打開。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下一頁 |